紙漿、漿料濃度的測定
- 1、術語和定義
- (1)漿料:一種或多種紙漿的懸浮液,其中可能含有填料和其他添加物。
- (2)漿料濃度:漿料中過濾出的物質的絕干質量對于未過濾料樣品的質量分數,以百分數表示。
- 2、應用范圍:本方法適用于紙漿、漿料懸浮液濃度的測定。
- 3、專用儀器
- (1)天平:稱量100-500g,感量0.01g。
- (2)過濾裝置:直徑90~150mm的布氏漏斗,大的吸濾瓶及適合漏斗的圓形濾紙,濾紙應能保留可見纖維和其他可見粒子,濾液要清晰。
- (3)烘干設備:烘箱、電熱板、微波爐,后兩種設備在操作時不能超過150℃(對有些漿樣150℃可能過高),總之不能將樣品燒焦。
- 4、取樣及樣品制備。
- (1)通用方法:將漿樣充分混合,邊攪拌邊取樣。樣品用一合適容器快速舀取,以減少纖維與水分分離。全部樣品可以一次取得,也可以由幾次小樣混合而成,但所有漿樣均應取自于待測定的樣品。在較高濃度的情況下,不正確的取樣方法會帶來明顯誤差。應作兩次平行測定,或按照試驗方法指定的次數進行測定
- (2)漿料濃度低于0.3%:取至少500g(500mL)漿料樣品,樣品應足夠多,以保證絕干漿料為1~5g,將漿樣倒入一已知質量的容器中,用天平稱量其凈質量(m1),誤差應小于0.5g
- (3)漿料濃度在0.3%~1%之間:取約500g漿樣,倒入一已知質量的容器中,用天平稱量其凈質量(m1),誤差應小于0.5g。
- (4)漿料濃度大于1%:取約500g漿樣倒入一已知質量的容器中,用天平稱量其凈質量(m1),誤差應小于0.5g。再用水稀釋,水的質量(m2)已知,誤差應小于0.5g,使其漿料濃度稀釋至小于1%。然后充分混合,取約500g混合物,倒入已知質量的容器中,用天平稱量其凈質量(m3),誤差應小于0.5g。
- 5、測定步驟
- 用烘箱或電熱板在合適溫度下,烘干濾紙直至恒量。稱取濾紙質量(m4),精確至0.01g。當濾紙兩次相鄰稱量之差不大于0.01g時,即認為達到恒量,而且在任何情況下,兩次相鄰稱量間的烘干時間,應至少為前一次的1/2。烘干的濾紙要先在容器中冷卻,然后稱量。
- 將濾紙放在布氏漏斗中,并用水濕潤濾紙。然后使用抽濾,將裝在量筒或已稱量容器中的漿樣進行過濾。沖洗量筒或容器內壁,將洗液倒入漏斗中。應確保濾液已清晰,否則用同一過濾器反復繼續過濾,或用較緊密濾紙另做試驗。逐次用蒸餾水或去離子水沖洗紙漿餅,抽干后小心地從布氏漏斗中移出濾紙和紙漿餅,且應移下包括漏斗壁上的所有固體物質。用烘干濾紙的方法,烘干并稱量紙漿餅和濾紙,至恒量,記錄質量(m5)。
- 6、計算和結果表示方法
-
漿料濃度以質量分數ω(%)表示,按式(6-1)計算:
-
(6-1)
-
如按4中(4)步驟操作,漿料濃度應按式(6-2)計算
-
(6-2)
-
式中 m1————漿樣質量,g
m2————稀釋原漿所加水質量,g
m3————所取稀釋后的部分漿量質量,g
m4——濾紙的絕干質量,g
m5——紙漿餅和濾紙的絕干質量,g
2020年12月26日 12:15
?瀏覽量:0